峄城区委编办创建“四型机关” 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蓄力赋能
为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峄城区委编办在提升机构编制干部能力素质上精耕细作,以创建“学习型、规范型、实干型、服务型”四型机关为抓手,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
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把稳思想“方向盘”。对标“组织口”标准,建立“学思想、学业务、学技能”的“三学”机制。一是学思想。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每日峄学”,利用班前十分钟开设“理论微课堂”,组织机关全体人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论等。二是学业务。深入学习机构编制政策方针和规定要求,先后开展“干部上讲台”22场、“晨学”活动86场,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同时,建立线上常态联络机制,针对业务技能问题,结成帮包对子7个,一对一解疑释惑,先后指导7个镇街解决机构改革、职能运行监管方面问题40余个;三是学技能。邀请区档案馆专业人员对全区17名编制工作骨干进行档案整理专题培训,开展机构编制“技能大比武”2期,组织“精编赋能、党员先行”技能培训2期,举办“优制服务”业务分享会8场,让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二是创建“规范型”机关,绷紧编办“合规弦”。明确“三依三有”标准要求,推动内控管理由“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依规定,有根据。印发《机构编制文件汇编》,整合全区2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三定方案”文件287个,整理机构编制业务规章档案3卷60篇章,推动机构编制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依程序,有章法。印发《峄城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汇编(试行)的通知》,制订业务流程、文件印发、财务管理、公章使用、公车使用等9类35项系列内控管理制度要求,坚持先立规矩后办事,用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依纪律,有底线。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现场廉政警示教育2场,组织党纪学习教育专题交流研讨4次,组织党员干部撰写研讨交流材料14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16份,以纪律“红线”筑牢党员“底线”。
三是创建“实干型”机关,绘就担当“同心圆”。把实干作为机构编制干部的鲜明底色,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耕业务责任田。建立工作机制。健全调研分析机制,制定《信息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全员抓调研、全员办信息工作机制,每名科级干部领办调研课题,撰写1-2篇调研报告,每名机关干部每月至少撰写1篇工作信息。定期召开信息分析研判会,形成“一周一报送,一月一分析、一季一通报”的工作态势,今年1月先后在《机构与行政》杂志、山东省机构编制网站刊发信息2篇,实现信息调研“开门红”。明确工作方式。坚持“实效、规范、精简、特色”8字工作方式,构建“交办—落实—反馈—跟踪问效”的工作落实机制,实行全链条闭环管理,把政策变成思路,把思路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具体事项。理清工作重点。结合区委编办实际,制定“12344”工作思路,细致梳理每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行“清单式”工作法倒排工期,制定“目标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将工作任务量化到每个业务股室,细化到每名党员干部,精准定位工作重难点,靶向施策。
四是创建“服务型”机关,激活品牌“动力源”。找准机构编制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立足“四个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围绕服务大局,立足编办工作实际,打造“精编赋能、优制服务”党建品牌,形成党建引领、业务融合“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为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助力增效。聚焦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申请省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为涉及石榴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单位下达用编进人计划,组建石榴产业专家和石榴一二三产业人才库,储备专家人才。围绕服务组织,积极做好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动,立足机构编制部门职能,在编制情况、干部职数、人员配备、绩效考核、职能运行监管”等方面与干部管理制度规定有机衔接,落实反馈。围绕服务机关,重新对区直部门编制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切实做到管住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围绕服务群众,聚焦民生领域,积极探索民生服务保障的新路子,成立区市民诉求办理服务中心,先后梳理职责清单498项、权力清单4242项,区直部门职责边界清单140项,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主次关系和职责分工并建立了诉求办理协同机制,用深度、力度书写为民服务“心”篇章。